产学研合作花絮
记上海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
2019年7月上海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签订了《本科生产学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7月15日接纳第一批实习生实习,8月公司挂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至今已经5年多的时间,在双方的努力下,充分发挥了校企各自优势,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在5年多的产学研结合中,同学们对玻璃工业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生产流程有了全面了解,对节能减排环保进行了专门研究,不仅深入了解了玻璃工业工艺理论及实际排放情况,而且加强了节能环保减排概念。收到学生实习总结论文共 78篇,均达到了一定深度,表现了同学们专业技能的提升,节能减排环保概念的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加强。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实习同学们进一步熟悉了AUTCAD制图、锻炼了玻璃行业专业文章翻译,提高了业务工作能力。实习总结论文涉及玻璃工业核心热工设备熔窑、锡槽、退火窑,及原料和冷端装备设计计算、涉及热平衡、节能环保减排、氢燃烧等高端研究开发课题,锻炼了同学的专业技能。
2019年至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为上海吉驰输送6名学生,壮大了吉驰的工程技术队伍。
2、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公司科学研究成果成绩斐然
华东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学院曾惠丹教授刘学良教授,精心带领学生实习,信息学院徐振寰研究员多次指导公司市级项目合作申报,为玻璃行业的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曾惠丹教授2021年指导了吉驰公司对“双碳”的技术研究,提出了研究“双碳”的关键技术、瓶颈性技术攻关,为吉驰“双碳”研究做了重要启示。2022年至2025年吉驰公司科研计划、学生实习课题等都把“双碳”的技术研究列为了重点优先事项,学生积极参加吉驰公司科研开发及专利申报,对玻璃行业双碳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
2022年吉驰公司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燃气喷枪及其燃烧系统》申请号/专利号2022210995942。申报了《燃气喷枪及其燃烧系统以及浮法玻璃熔窑燃烧系统配置法》,申请号/专利号: 2022104584139。该喷枪和先进的数智控制系统,具有燃烧氢气及天然气的良好节能减排卓越功能。
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顾心悦等同学论文部分数据编入了专利号:20232059251.7新型《玻璃熔窑大碹》实用新型专利的研究,该专利具有优越的节能减排功能。
2023年4月,吉驰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徐振寰研究员及各个教授的合作,开启了《面向浮法玻璃数智制造与决策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将为提升玻璃企业数智制造与决策过程的优化和管理水平和实现降碳减排,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学院曾惠丹教授刘学良教授和实习同学们积极参加了发明专利,专利号: 2023113414714《一种直接裂解天然气制氢和高值碳的装置和方法的调研及玻璃行业氢燃烧减排二氧化碳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玻璃工业燃烧氢气减排二氧化碳,开启了崭新的思路。
2024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学院曾惠丹教授刘学良教授和实习同学们积极参加了发明 专利号2024115453686《一种电熔亚火全氢全氧浮法玻璃熔制方法及熔窑》基础理论研究。为玻璃行业大功率电熔窑辅助燃烧全氢助燃浮法玻璃熔制方法及熔窑的研究作出了创新的贡献。
3、未来展望
上海吉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平板玻璃、工业电子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超白超薄浮法玻璃工程等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科研开发等一站式高端高技术服务。公司拥有原料均化、窑炉高效熔化及均化、全氧燃烧、氢燃烧、鼓泡及生产参数优化、超白玻璃配方、数字化的本体着色与改色、电子超薄玻璃成型、垂直内窥、热端DCS等数十项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及11项计算机软著知识产权。
上海吉驰以优质服务高技术高质量服务为宗旨,联续两届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功完成了60多项优质国内外工程项目,其中包括20多项国际工程项目。公司服务已经遍布整个东南亚、中亚、中东、欧洲等地区。其中,吉驰工程总承包的俄罗斯700t/d交钥匙浮法玻璃生产线,该线能耗低达1280kcal/kg,至今已经优质生产14年以上。吉驰设计的河南海川电子玻璃厂多年优质生产超薄STN电子玻璃,满足了市场需求。
我国的玻璃工业相对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行业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目前与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已经在上海市级创新项目上有所作为,以后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发展和创新我国的玻璃工业技术,将进一步地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的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条件,为培养建材行业吉驰公司优秀人才不懈地努力,为我国的玻璃工业发展贡献力量。